1 | 1月 | 元旦,也被称为“新历年”,是指现行公历的1月1日。但在1911年之前,“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夏历新年。
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
其中中国、新加坡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日本休假六天,从年前的12月29日一直到第其中中国、新加坡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日本休假六天,从年前的12月29日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3日。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
27 | 1月 | 小馬丁·路德·金(英语: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通稱金牧師。 |
17 | 2月 | 美国总统节,又称华盛顿节,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华盛顿的生日(1732年2月22日),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总统节”。 |
26 | 5月 | 亡兵紀念日(英语:Memorial Day,又名陣亡將士紀念日)是美國的一個紀念日,於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2010年是5月31日)。全國悼念時間於華盛頓時間下午3時開始。
亡兵紀念日不單是對美國人展現愛國情操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民間更是代表夏季正式開始。不少海灘、遊樂場、小島的夏日渡輪等等,都會由該星期的週末開始營運。而且由於連續有3日假期,令不少美國民眾到郊外燒烤野餐、到海邊玩樂或者參觀博物館等等,導致交通擠塞頗嚴重。 |
4 | 7月 | 美國獨立日(英语:Independence Day)是為紀念在1776年7月4日於大陸會議中宣佈獨立宣言所成立的節日。就另外一層意義來說,美國獨立日也可以說是美國的國慶日。
在7月4日這一天,美國會舉辦許多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敲響位於費城的自由鐘,在各地也會舉會各項慶祝活動,像是花車遊行、節慶遊行等。 |
1 | 9月 |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 |
13 | 10月 | 哥伦布日,又称哥伦比亚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於1492年由歐洲橫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在美国,多数银行、学校于该日放假。
哥倫布日為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當天正是哥倫布在1492年登上美洲大陸的日子。
哥倫布日是美國於1792年首先發起的,當時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300週年的紀念日。後來在1893年,芝加哥舉辦了哥倫布展覽會,並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從此,每年的10月12日,美國大多數州會舉辦紀念活動。而這個習俗亦開始傳遍整個美洲,現在不論北美洲、南美洲,還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都會在哥倫布日舉行紀念活動。
由于哥倫布为欧洲人开启了殖民美洲的大门,而对當地的原住民印地安人来讲则是侵略的开始。這是一個悲哀的日子,因為他們的生活從此被徹底改變:疾病、失去土地、戰爭,不但令到大量印第安人死亡,更令他們無法自給自足,成為美國社會的底層,甚至被當作不存在。所以每年到了這一天,不少印第安人都會舉行活動抗議殖民統治。哥倫布日在美国的一些局部左派思想地域,如加州伯克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 |
11 | 11月 | 退伍军人节或退伍军人纪念日(Veterans Day)是美国联邦假日,定于11月11日。这是美国比较重要的一个全国性节日,人们借此向退伍军人、特别是参加过历次战争的退伍军人表达敬意。
11月11日在英国以及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也是一个纪念日。这一天被称为“Remembrance Day”,中文有时被翻译为“國殤紀念日”或“悼念日”。法国和比利时也在这一天纪念“休战日”。 |
27 | 11月 |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並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後,活下来的移民只剩50来人。基於「來者是客」的信念與習俗,印第安人给這些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並且教導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來自歐陸的新移民逐漸習慣了在當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歐陸新移民邀請印第安人一同感謝上天的賜予。在當前廣為人知的感恩節版本裡,往往只強調雙方的友好關係以及歡樂慶賀的氣氛;但也有許多人指出,只一味強調感恩節的快樂以及友好對印第安人並不公平。因為這樣容易讓人們傾向忘記後續對印第安人的剝削與屠殺的歷史。
許多人認為,美國第一個感恩節就是印第安人與新移民第一次齊聚感謝上天賜予的那一天。但是,對許多印第安人來說,這並不是第一次人們齊聚一堂感謝上天的經驗。對於一些新英格蘭的印第安人來說,他們早有感恩節慶的存在。這些印第安人一年舉行六次感恩節慶,他們依照不同時節舉行感恩的儀式。在秋季收成時節舉行的感恩儀式,對於這些印第安人來說,是他們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節慶。一般人所知的「感恩節的由來」,事實上是第一次歐洲的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一同感謝上天賜與的那一天,而非所謂「美國的第一個感恩節」。
第一次歐洲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一同慶賀的感恩節延續了三天,雙方也同意了一個和平、友好的協議:印第安人歡迎他們在其中一塊原屬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屬於新移民自己的村莊。這個時刻原本是雙方友誼逐漸鞏固的開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關係並沒有持續太久。由於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們一開始遭受的困難以及受到的幫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斷的湧入,雙方的不信任感逐漸升高,摩擦產生越來越多;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試圖教導、說服印第安人他們的信仰是不正確的。許多的摩擦與衝突導致了後來的「菲力浦國王之戰」。 |
25 | 12月 | 聖誕節,在台灣也稱作耶誕節,是教會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聖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根據天主教的福音書,耶穌是伯利恆的聖母瑪利亞受聖靈感孕後生下的,瑪利亞和丈夫約瑟當時正在去羅馬人口普查註冊的路上。耶穌的出生在信徒看來是猶太教預言中的默西亞將要到來計劃的實現,因為伯利恆是約瑟祖先大衛一族的家。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但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 |